北寧油寺被譽為越南最古老的寺廟,座落於擁有悠久歷史的京北地區,已有超過2000年的歷史。這座寺廟不僅以其古樸的建築風格和寧靜的空間吸引遊客,更蘊藏著神秘的靈異故事和獨特的文化價值。讓我們與 Lily’s Travel 一起探索這座特別的寺廟,尋找深遠的精神價值,感受歷史的厚重與佛教信仰的魅力!
油寺的歷史與起源
提到北寧的油寺,我們會立刻想到這座擁有近2000年歷史的越南古老佛教中心。這座寺廟也是四法信仰的起源之地。
油寺還被稱為大寺、古珠寺、延應寺、法雲寺。油寺位於順成縣青姜社。油寺是一座具有極大歷史文化價值的宗教文化建築,包含歷史文化價值、宗教信仰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2013年,油寺被認定為國家級特別遺跡。
油寺的形成和存在過程與我國的發展歷史密切相關。與周邊的一些寺廟一起,油寺構成了越南乃至整個地區最大的佛教中心。這是一個比中國漢朝時期的兩大著名佛教中心彭城和洛陽還要早形成的佛教中心。許多古代著名高僧曾在油寺修行和主持,如:公元2世紀的牟博、公元3世紀的康僧會、支綱梁以及公元6世紀的禪師毗尼多流支。
油寺還是四法信仰體系中的大寺,供奉雲神(法雲),成道寺供奉雨神(法雨),飛將寺供奉雷神(法雷),而芳觀寺則供奉農耕居民信仰的自然力量,同時也體現了純越南本土的母神崇拜。此外,寺內還供奉“德盛光”——印度教濕婆神的象徵。
因此,油寺典型地融合並改進了本土信仰與區域內主要宗教,同時仍保留鮮明的民族特色。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舉辦油寺節,這是過去整個油總的大型節日,至今仍保留著許多獨特的傳統文化特色。
歷經漫長的歷史,油寺曾多次修繕與重建。主要工程包括全面翻修寺內建築,修復和光塔,為佛像彩繪雕飾,重建三門,拆除寺前建築以修建湖堤,並修建圍牆以保護遺跡。
油寺的建築群包括:前殿、和光塔、前堂、左右廂房(三寶殿東西配殿)、三寶殿、後堂、回廊以及其他附屬建築。
油寺的建築特色與設計
油寺採用「內工外國」的建築風格,由前殿、燒香殿和上殿三座相連建築組成,呈「工」字形,並被四面雄偉壯麗的「國」字形圍牆環繞。當踏入寺內,來北寧旅遊的遊客將看到前殿、燒香殿和上殿依次升高,每層逐步遞進。
目前,油寺的建築群包括:前殿、和光塔、前堂、左右廂房(三寶殿東西配殿)、三寶殿、後堂、回廊以及其他附屬建築。前殿寬敞,共有七間,兩側有廂房,整體帶有阮朝建築風格。其建造年代可見於記錄:「皇朝啟定三年九月初九日重修佛木認起工」,以及上樑的銘文:「皇朝啟定三年十一月十五日重修寺宇樹柱上樑大吉」,證明該建築僅在三個多月內完成重建,即從啟定三年(1918年)9月9日至11月15日,換算為公曆則是1918年10月13日至12月17日。除了兩尊護法神像,前殿還展示了八部金剛像,形象生動。
麥鼎稀(Mạc Đĩnh Chi)曾在油寺庭院正中央建造了一座九層的和光塔。此塔為方形磚砌結構,堅固穩重,象徵宇宙之山。四角分別供奉四大天王鎮守,塔內懸掛一口古銅鐘。該塔最初由古代燒製的大型磚塊砌成,經過歲月洗禮,現已失去六層,只剩下三層。現存的塔高約17米,但仍極為堅固,塔基每邊長7米,最底層四面各有拱門。塔內存有一口鑄於1793年的銅鐘及一座1817年鑄造的銅磬。
在油寺庭院後方,有一片清澈的小湖,周圍環境寬敞開闊,空氣清新。此外,旁邊還有一座古塔園,供奉歷代圓寂住持的舍利與遺骨。油寺於2013年正式被認定為國家級特別歷史文化遺跡。
油寺的文化與傳統
當地信仰與油寺的關聯
油寺不僅是越南最古老的佛教寺廟之一,也是當地居民信仰生活的核心,其影響力深遠,融合了多種宗教與信仰傳統,包括佛教、民間信仰及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影響。
佛教信仰中心
油寺位於北寧省順成縣,歷史可追溯至公元2世紀,被視為越南佛教的發源地之一。這裡曾是越南最早的佛教中心,比中國漢朝時期的彭城(今江蘇徐州)與洛陽兩大佛教中心還要早。許多著名高僧曾在此修行,如:
- 牟婆克(Mâu Bác,2世紀) – 被認為是越南最早接觸佛教的人之一。
- 康僧會(Khương Tăng Hội,3世紀) – 越南歷史上首位正式記錄的僧人,對南傳佛教發展影響深遠。
- 支綱梁(Chi Cương Lương,3世紀) – 促進當地佛教發展的重要僧侶。
- 毗尼多流支(Thiền sư Tỳ Ni Đa Lưu Chi,6世紀) – 開創越南佛教禪宗第一支派「毗尼多流支禪派」。
由於這些高僧的影響,油寺成為重要的修行場所,吸引大批信徒前來朝拜,並奠定了北寧作為越南佛教搖籃的地位。
與當地農業信仰融合 – 四法崇拜
油寺是越南獨特的「四法崇拜」信仰中心之一。「四法」指的是四位與天氣變化有關的女神,代表當地農耕文化對自然力量的崇敬:
- 法雲(Pháp Vân) – 雲神,主掌雲霧與降雨,被供奉於油寺。
- 法雨(Pháp Vũ) – 雨神,象徵降水,供奉於成道寺(Chùa Thành Đạo)。
- 法雷(Pháp Lôi) – 雷神,掌管雷電,供奉於飛相寺(Chùa Phi Tướng)。
- 法電(Pháp Điện) – 電神,掌管閃電,供奉於芳光寺(Chùa Phương Quan)。
這種信仰體現了越南古代農民對於風調雨順的渴望,亦展現出越南佛教的本土化發展,即將佛教信仰與傳統民間宗教相融合,使佛教更貼近當地百姓的生活。
婆羅門教(印度教)與道教影響
除了佛教與本土民間信仰外,油寺還受到婆羅門教的影響。寺內供奉的「德盛光」(Đức Thạnh Quang)便是印度教濕婆神(Shiva)的象徵,這反映了早期越南與印度文化交流的歷史。此外,廟宇建築與雕塑藝術中亦可見婆羅門教的影響,例如塔形建築風格、神像裝飾等。
此外,越南民間的道教信仰也與油寺有一定聯繫,許多當地居民將其視為靈驗的寺廟,前來祈求福祿壽、平安與家族興旺。
油寺的歷史與當地信仰密不可分,它不僅是越南佛教的搖籃,也是農業社會中對自然崇拜的中心,並與印度教、道教等外來宗教融合。今日,油寺依然是北部越南信眾的重要朝聖地,承載著當地居民的精神信仰與文化傳承。
重要的節慶與活動
油寺不僅是越南最古老的佛教寺廟之一,還是北寧省乃至整個越南北部的重要宗教與文化中心。每年,這裡舉辦多場盛大的節慶與活動,吸引來自各地的信徒和遊客參與。其中最重要的節日是「油會」(Hội Dâu),這是北越最大規模的佛教慶典之一,與越南獨特的「四法崇拜」(Tứ Pháp)信仰息息相關。
油會 – 佛曆四月初八
- 時間: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與佛誕節同一天)
- 地點: 油寺及北寧省順成地區的四法廟(油寺、成道寺、飛相寺、芳光寺)
- 宗教意義: 紀念佛祖誕生,同時也是「四法崇拜」最隆重的祭典
活動亮點:
- 迎神巡遊– 當天最具代表性的活動是「四法女神」的迎神儀式。當地信眾抬著法雲、法雨、法雷、法電四位女神的神轎,從四座寺廟出發,沿著傳統路線巡遊,最後在油寺匯合。這場巡遊場面壯觀,象徵著「風調雨順」的願望。
- 佛像沐浴儀式 – 僧侶與信眾聚集在油寺內,為佛像進行淨水儀式,象徵洗滌塵世煩惱,祈求和平與幸福。
- 傳統戲劇與民俗活動 – 節日期間,寺廟周圍會舉辦傳統「水上木偶戲」、官贊(Quan họ Bắc Ninh)民歌表演、獅舞、龍舞等越南傳統文化表演,展現北寧獨特的民間藝術風貌。
- 法會誦經 – 僧侶帶領信眾進行誦經祈福儀式,祈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家庭和睦。
- 傳統民間競技 – 節慶期間還有摔跤、拔河、棋藝比賽等越南民俗競技活動,讓整個油寺地區充滿熱鬧與喜慶氛圍。
油會不僅是宗教盛事,更是一場融合了越南佛教、民間信仰與傳統文化的節慶,展現北寧地區獨特的精神生活與風俗。
佛誕節– 佛曆四月十五
- 時間: 農曆四月十五
- 地點: 油寺及北寧各佛寺
- 宗教意義: 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誕生
與「油會」同屬佛誕慶典,但農曆四月十五的佛誕節更偏向佛教儀式。油寺的僧侶會帶領信眾進行誦經、供燈、放生、布施等活動,強調佛教慈悲精神。
盂蘭盆節 – 農曆七月十五
- 時間: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
- 地點: 油寺
- 宗教意義: 緬懷祖先、超度亡魂
盂蘭盆節是越南佛教的重要節日,與中國的中元節類似,但更強調孝道與報恩。油寺會舉行大型超度法會,信徒前來供奉祖先牌位、誦經祈福、放燈祭拜,希望為亡者祈求解脫,亦為現世親人積福。
農曆新年法會 – 春節期間
- 時間: 農曆正月初一至初十五
- 地點: 油寺
- 宗教意義: 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利
春節期間,油寺舉行「新年祈福法會」,信眾前來燒香拜佛,祈求來年健康、財富與幸福。許多家庭會在正月初一至初五期間前往寺廟,象徵新的一年獲得佛祖庇佑。
中秋節法會 – 農曆八月十五
- 時間: 農曆八月十五
- 地點: 油寺及北寧周邊地區
- 文化意義: 慶祝團圓、祈福
中秋節期間,油寺會為兒童舉辦特別的燈籠遊行活動,並分發月餅、糖果,象徵豐收與家庭團圓。此外,寺內還會舉辦祈福儀式,讓家庭祈求平安與幸福。
油寺的節慶與活動不僅展現了越南佛教的傳統,也與當地的農業信仰、民間文化緊密相連。最重要的「油會」融合了佛教祭典、農業崇拜與民俗活動,是北部越南最盛大的宗教節慶之一。此外,佛誕節、盂蘭盆節、春節祈福法會等活動,讓油寺成為當地人精神生活的重要依靠,也吸引無數信眾與遊客前來朝聖。
民間傳說與故事
油寺是越南最古老的佛寺,也是四法信仰祈雨儀式的中心。寺內供奉法雲女神、石光佛,其實是四法的化身,本為佛母蠻娘所生的嬰兒。此外,寺內還供奉金童、玉女等雕像。此外,還有一些後佛雕像,如提尼多流支、莫鼎持、白夫人、紅夫人等。
「雙國狀元」莫鼎持曾留下傳說,他為了替母親在陰間贖罪,興建百間寺廟、九層佛塔及九拱橋。此外,白夫人與紅夫人本是油寺地區人士,也擁有自己的傳說。以下是與這兩位人物相關的一些傳說。
嶸生溪養的傳說
昭祖康王鄭根在位期間(1682-1709年),冊立長子良穆王鄭永 為世子。不幸的是,世子早逝,鄭王遂立長孫晉光王鄭炳為太子。
有一次,世子率軍前往海東,歸途中經過嶸村,見一名女子一邊割草一邊唱歌:「手持半月彎彎鋤,兩行青草隨手割。」世子見此女子年輕美麗,勤勞敏捷,便一見鍾情,納入宮中為妃。不久後,這位妃子誕下一名男嬰,即後來的鄭倉。
然而,妃子張氏玉楚因無乳可哺,導致鄭倉日夜啼哭,無人能安撫,令王府上下皆不得安寧。此時,妃子的表妹阮氏藻剛好嫁到溪村(Khe)並新近產子,遂被請入宮中共同哺育幼主。阮氏藻憐惜姊妹與外甥,欣然應允。豈料,她剛將鄭倉抱起,嬰兒便停止哭泣,立即索奶,從此由她撫養。自此,阮氏藻便留在宮中,一同養育親子與外甥。
當鄭倉17歲時,其父早逝,昭祖康王立曾孫為世子,並開設獨立的「理國府」。數年後,昭祖康王駕崩,世子繼位,是為熙祖仁王。新鄭王冊封母親為太妃,民間尊稱為「嶸妃」(Bà chúa Ghênh);而阮氏藻則被封為夫人,俗稱「溪乳母」。因此,民間流傳「嶸生溪養」一語,即源於此事。
鄭倉執政時期(1709-1729年)被視為後黎朝最為繁盛的時期。
通往王府的傳說
黎朝時期,將村(Tướng村,今屬順成縣清相村)有一戶富戶,聘請一位風水師尋找風水寶地,以安葬祖先,希望子孫榮華顯貴。風水師找到一處吉地後,折下一枝樹枝作為標記,並囑咐說:「三天後,若這枝樹葉仍然青綠,便可於此下葬,日後子孫將可顯達至公卿之位。」
然而,當時有一名農夫正在附近的樹叢中歇息,無意間聽到了這段話。待眾人離去後,他悄悄拔起那根標記的樹枝,並將其插在另一處。三天後,富戶回來察看,發現標記的樹枝已枯萎,便不再關心那塊風水寶地。而那名農夫則秘密地將父親的遺骸葬於原本的風水寶地之上。自此,他的家境逐漸富裕興旺。
特別的是,這戶人家後來誕生了一名絕世美女,名為阮氏藻,不僅容貌美麗,且擅長歌唱。她後來嫁給了護衛王府的禁軍武士阮嘉多(Nguyễn ,居於溪村(Khe)。不久後,她誕下一名男孩,名為阮嘉周。
與此同時,阮氏藻的姐姐、出身富戶的張氏玉楚被冊封為太子妃,並誕下世子鄭倉。然而,張氏不幸失去乳汁,無法哺育幼子,於是請求妹妹阮氏藻入宮共同撫養。後來,世子鄭倉繼位,冊封乳母阮氏藻為夫人,並封其夫阮嘉多為丙郡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阮嘉周長大後成為鄭王最親信的將領,被封為超郡公。他多年駐守邊境地區乂安,確保邊疆安寧,受封爵祿如同一方諸侯,去世後更被追封為「懿肅大王」,並受百姓奉祀。其後代亦多有顯貴者,其中孫子溫如侯阮嘉韶更是越南文化名人之一。由此可見,那塊風水寶地確實庇佑後世,應驗了「風水寶地可興公卿」的說法。
張氏玉楚入宮的傳說
關於張氏玉楚入宮的故事,也與風水寶地有關。當時,張家貧困,以在路邊賣水維生。一天,一位道士來到店中,張家熱情款待,待之以禮。道士感念其善心,便指點了一處風水寶地,作為回報。之後,道士又囑咐他們前往研巷巷口的呂姓人家道謝。
然而,張家尋遍巷口,卻不見任何姓呂的人家,只發現一座供奉純陽祖師的廟宇,而純陽祖師正是呂洞賓的道號。這時,張家方才明白,原來是仙翁賜福於他們。不久後,張家誕下張氏玉楚,而後她因姿色與歌喉出眾,深受晉光王鄭炳寵愛,最終被選入宮,成為妃嬪。
紅夫人與白夫人的傳說——油寺
當張太妃與阮夫人榮華顯達之後,便思念故鄉。她們的家族發跡於油地區,而當地正是全國最靈驗的四法女神信仰中心,擁有著名的油寺。為了表達敬意與感恩之情,兩位夫人購買了義柱地區的數百畝良田,並將其捐獻給寺廟。
隨後,二人被當地百姓推舉為寺廟的「後主」,並在寺中立像供奉。張太妃的塑像被塗以潔白的貝殼粉,象徵其高貴典雅的膚色,手腕上雕刻著玉鐲,以彰顯其皇族身份。而阮夫人的塑像則顯得端莊慈祥,通體塗上紅棕色,這在民間信仰中象徵著乳汁充盈、子嗣昌盛。因此,人們習慣稱她們為「白夫人」與「紅夫人」。
在油寺的傳統祭典中,兩位夫人的神像被抬於四法女神之首——法雲女神之後,接受信眾朝拜。民間亦流傳著這樣的歌謠:
後主神像隨四法,百姓相隨報恩人。
油寺周邊景點與旅遊指南
油寺不僅是越南最古老的佛教聖地,還坐落於文化悠久的北寧省,周邊擁有眾多值得一遊的歷史遺跡與名勝景點。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發掘油寺周邊的必訪景點,規劃一場充滿文化與靈性之旅吧!
油寺周邊景點推薦
大乘寺
- 距離油寺:約3公里
- 大乘寺是北寧省著名的佛教寺廟之一,建於李朝時期,擁有精美的木雕與古老的佛像,是越南古代建築藝術的典範。
佛跡寺
- 距離油寺:約20公里
- 佛跡寺建於11世紀李朝時期,以巨大石雕佛像和壯觀的山景聞名。這裡是越南佛教的重要聖地之一,遊客可登高欣賞紅河平原的壯麗景色。
廟橋
- 距離油寺:約15公里
- 廟橋是順成縣著名的木橋建築,融合越南傳統與中國建築風格,橫跨當地的一條小溪,風景秀麗,適合拍照留念。
北寧民歌村
- 距離油寺:約10公里
- 北寧是越南官賀民歌(Quan họ)發源地,這裡的民歌村可欣賞傳統官賀表演,了解越南音樂文化。
東湖畫村
- 距離油寺:約12公里
- 這裡以傳統木刻版畫聞名,遊客可親自體驗版畫製作,欣賞描繪越南農村生活的精美作品。
看更多: 靈福寺 大叻獨特的馬賽克建築傑作
參觀油寺時需注意的事項
- 進入寺廟大門(三關門)時,應從右側門進入,離開時則從左側門走出,切勿行走中門。
- 保持內心純淨,所有的祈願應懷抱美好願望,心存善念。
- 參拜寺廟時應穿著端莊得體,避免穿著過於鮮豔、繁複的服飾,亦不可穿裙裝,即便是長裙亦不宜。嚴禁穿著吊帶背心、短於膝上的褲子及過於暴露的服飾。
- 維護寺廟環境與莊嚴氛圍,切勿喧嘩、大聲談笑、隨意丟棄垃圾或折花摘葉。
- 不可擅自觸碰、攀爬或撫摸寺內的佛像與神像。
- 供奉祭品應以誠心為主,簡單即可,無須過於講究。宜奉上素食供品,如香、花、茶點等,並按照寺廟的指引進行敬香與祭拜。
- 每逢廟會季節,油寺都會吸引大量信眾與遊客前來參拜,因此建議提前預訂北寧的住宿,以便完整體驗為期兩天的盛大慶典。
擁有悠久歷史的油寺至今仍完好保存著濃厚的宗教與信仰文化,充分展現越南民族特色。這不僅是北寧省——越南佛教發源地的驕傲,更是國家的無價遺產。現在就透過 Lily’s Travel 預訂 北寧全包行程,帶您探訪油寺及更多獨特景點,絕不錯過這場文化盛宴!